首页 / 新闻中心/ 精神文明创建

带你认识崇明一位执行法官

信息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21 10:49

浏览

【字体:标准 加大 特大

你听说过执行法官吗?与端坐在审判席上敲法槌的法官不同,执行法官是以一纸生效裁判书维护老百姓胜诉权益的“守护者”。他们像警察一样追踪被执行人踪迹,像调解员一样化解矛盾,从冻结银行卡到腾退房屋,从扣留车辆到发放农民工工资……执行法官就是以保障生效法律文书落实为目的,让判决书上的数字变成老百姓手中的真金白银。他们是默默守护着老百姓权益的“最后一公里”。

在崇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有一位执行法官,他叫张柳生,1985年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2011年于华东政法大学毕业后进入崇明区人民法院工作。自2020年入额以来,张柳生完成执行案件1207件,执行到位金额1.7亿余元,从强制腾退遭遇重重阻碍,到凌晨突袭“老赖”,再到跨越千里追寻线索,张柳生逐渐练就了“望、闻、问、切”的本领,他能从银行账目明细中发现隐匿线索,也能通过电表转速判断企业经营情况。



身材高大的张柳生戴着一副眼镜,给人一种踏实稳重的感觉。记者见到张柳生的时候,只见他左手翻着案件卷宗,右手拿着手机:“王女士,逃避解决不了问题,我们还是想想如何制定还款计划。”话音未落,办公桌上的另一部座机又响起,墙上黄色的便利贴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的工作行程。



放下电话后,张柳生告诉记者,这是他再平常不过的一天。通常他一天要接听数十通电话,来电者有追问执行进度的申请执行人,还有哭诉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作为执行法官,张柳生的手机号码和办公电话一样,常年挂在法院官网24小时等待着当事人的呼唤。


执行滩涂腾退 脚下走出绿水青山


张柳生从事执行工作以来最难的一个案件当属一片滩涂的腾退案。事情要从20多年前说起,当时一家水泥搅拌站所属的建筑材料公司租赁了一块滩涂用作砂石堆场。合同期满,在被告知不再续租后,建筑材料公司却不愿意腾退,双方打起了官司。最终,建筑材料公司败诉,但依然不肯履行生效判决。



“涉案滩涂面积大,被执行人经营近20年,建有办公楼、大型水泥桶仓等设施,强制腾退需大量人力、物力,执行难度非常大。”2023年3月,张柳生带队送达执行通知书的当天起,被执行人对于腾退工作就开始一拖再拖。

如何运走单个25吨的水泥桶仓是本案的最大难点。为了推动执行,张柳生带队先后10余次奔赴现场交涉,通过约谈、张贴公告等方式,督促公司限期腾退,同时多次勘察现场,研究转运方式和运输路线,以便后期强制执行。



在法律的震慑下,被执行公司不得不开始腾退。意外的是,执行当天遇到了每月一次的天文大潮,河道水位满足运输船通行的时间只有4个小时,错过这个时间节点,意味着水泥桶仓的转运又要拖延一个月。眼看水位不断上涨,张柳生马上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转变起吊方式,调整起吊位置和角度,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现场指挥、调度。最终,四个大型水泥桶仓先后被装船运走。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张柳生和团队又就人员安置、物品处置等问题不断与负责人沟通,终于圆满完成了腾退工作。2024年这片滩涂进行了专业的复绿工程,现在,新栽种的树木已经郁郁葱葱,沿江堤岸绿意环绕,飞鸟停驻。



讨薪路上的执着坚守


“感谢张柳生法官在我们讨薪路上为我们提供了专业、公正、热情的服务。”2022年春节前,张柳生收到了一封来自几位打工人的感谢信。这些人原是某机电公司的员工,因公司拖欠工资,向法院申请了支付令,执行局介入后发现公司账户已经被其他案件冻结,法人和实际控制人玩起了“人间蒸发”,准备回家过年的员工迟迟拿不到工资。



眼看到了年底,为了让这群打工人过一个好年,张柳生带着工作人员连夜梳理线索,计划从应收工程款的总包方进行催讨,在拿到合同、开发票情况、申请工程款支付等材料后,他立即从崇明赶到总包方公司送达文书,协商支付工资事宜,由于工程还没有竣工结算,付款有一定难度,张柳生立马赶往下一个总包单位,但当时负责工地的工作人员都已离职,提供的资料有限。虽然张柳生竭尽全力,但还是没有解决问题……

张柳生和同事回到崇明时已是晚上八九点钟,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番努力下,张柳生终于联系上了公司法人,在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努力下,第一笔5万元到账,让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随后,在张柳生的持续努力下,50万元欠薪均在年前落实到位,让这群打工人过了一个舒心年。


从执行现场到三尺讲台 守护青少年成长


“同学们觉得游戏装备算不算财产?”“体育比赛中遭遇恶意犯规致人受伤该怎么办?”在执行现场雷厉风行的法官张柳生有时也会化身为“张校长”,为崇明学子带去一堂生动的法治课。自2023年8月以来,崇明区人民法院大力推进“法治副校长”工作,张柳生便担任了崇明凌云中学的“法治副校长”。凌云中学是一所体育学校,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张柳生用贴近生活的“游戏账号继承案”“体育比赛伤害案”等鲜活案例,让晦涩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



据了解,张柳生履职“法治副校长”以来,多次走进校园开展专题普法讲座,且已取得良好效果。凌云中学相关老师表示,曾有矛盾的同学,在法治课后主动向同学道歉,不少学生在张柳生的开导下逐渐开朗起来,学生违纪情况明显下降。

张柳生计划下一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将模拟法庭、模拟调解等搬到课堂,让学生“亲历”审判现场,进一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帮助青少年系好“法治纽扣”,上好“法治第一课”。

滩涂萌发的绿意、民工舒展的眉梢、孩子绽放的笑靥,都在张柳生常年奔走的风尘里凝结成无声的证词。此刻晨光抚过那枚被岁月磨亮的法徽,显得格外纯洁神圣,无比耀眼……


记者:杨佳祺

编辑:焦倩倩

附件